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课程资源课程资源
有喜有憾话展示 《带着课题去旅行》成果展示课反思
汝阳县直属初级中学 曲光辉
发布时间:2021-06-27作者:曲光辉来源:点击:
花开花落,花落结果,今天,我们的综实之花——《带着课题去旅行》终于结出了果实。我们上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成果展示课是一个成功的课,可以说是百花齐放。
百花齐放春满园
首先,学生积极参与。一开始说到上成果展示课,就由同学主动的领取任务,做本组的展示课件、写诗歌、相声。张宇声同学制作的课件优美。徐睿同学制作的课件有漫画,清新。卫博文同学制作的课件有内容、有总结。任星行同学制作的课件简洁,明了。李亚辉同学制作的课件,色彩鲜艳,可惜我在看时不小心把其模板变了,也没有再转回去。曹恒溪制作的课件更是思路明晰,条理性强。路梦浩则是以旅游为主线,分清时间关系和采访次序,赵笑妍同学制作的课件已时间为序从仰韶文化到现代主线分明。学生们还自己动手写相声诗歌和朗诵。
二,展示形式多。有诗歌、朗诵、相声、小品、调查报告、课题知识介绍,视频播放等多样性。最难能可贵的是学生自己动手写的这些作品:例如:张宇声写的《鬼谷子知识问答》,登山组在集体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创作了诗歌《登山颂》、相声《福》,卫博文写的《橡胶坝知识介绍》。敢想敢做,敢发表自己的想法是这期这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课展示的特点。但也有很多不足,如缺乏特别有趣的展示。这学期课题选择的知识性太强,展示的形式不如上学期活泼。上学期的小品《禁止吸烟》最受大家欢迎。这还与学生的知识和阅历有限,写不出太过生动形象的东西。再有,有些展示形式难以开展,如修登山梯田的“弯厚拱长平”,我们的学生想展示出来。虽然大家经过努力尝试,用沙盘尝试,可是总是不能把它形象展示出来,只得做了手抄报,但也不能够展示很清楚的登山梯田的形状。因为手抄报是个平面的图形,而梯田是个立体的图形。
第三,想法可能很多,真正去完成却很困难。特别是《登山颂》我们起初是想展示成情景剧的形式,这样效果会更好。但是由于条件限制,时间限制,我们没有办法展示成这种形式,于是采用了诗歌朗诵的形式。还有《福》原本设计成小品的形式。但表达起来有些困难,大家就选择了更容易表达的形式——相声。通过相声《福》中对福的讨论让及大家认识到什么是福。孩子们对福的认识还是比较到位的:“作为党员,人民不吃苦,人民不受罪,就是共产党人最大的福”,“作为父母,儿女不吃苦,儿女不受罪,就是大的福”,“作为儿女,父母不吃苦,父母不受罪,就是最大的福。”说的多好呀。
可是
花开之后有遗憾
虽然花开了,但却真有遗憾在里面。
一、录像资料少了些,在采访调查的才开始时,我们很注重录制视频资料,录取了许多视频,由于手机录的占内存太大,还有,我们的资料已经有50G以上内容了,想来将来展示时也会挑出好东西的,另外,图片、视频资料也展示不出多少, 后来就不太注重录像了。结果成果展示时想用视频资料却挑不出合适的。特别是登山途组采访张永定老师的那段视频,我们想用,却只有5秒钟,太短了,可这也只能遗憾了。
二、课题选择没有把控好难度和广度。《带着课题去旅行》选择的小课题。知识性都太强或者说面太大,资料内容也太多,展示时无从下手。起初时是想这这样好研究,研究些啥都行,真正研究起来又不知从何入手。例如杜康文化公园研究,我们起初想研究他的景点,但是,一研究就发现,这里对应的景点即分散又难找,于是我们就改成了杜康公园研究。这里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几千年来汝阳的历史,真正要讲出来,每一个故事都不少于5分钟,更别说做成相声和小品了,所以我们就选择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介绍,以及三道岭的故事来展示还有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来展示。形式上过于呆板,知识性太强,结果就连龙山文化的蛋壳陶也没有充分展示出来。
三、随之而来的就是展示形式单一,手抄报、调查报告、朗诵、相声等形式。展示形式太呆板,课堂表现效果不明显。由于时间紧张,没有给太多的指导,也造成了遗憾,排练时间不足,展示前欠打磨也使得课堂效果大打折扣。有好剧,也得有好演员,有好演员也得有好时间去打磨。孩子们把剧本写好了,却发现自己的表现力不强,在演出时没有把效果表现出来,例如《登山颂》虽然效果比较好,但孩子们阅历少,并没有把赵春兰惦念老百姓,老百姓悼念赵春兰的那种深情表现出来,相声《福》中杨续和陈怡歌的手脚不安或者是不自觉的动作,表现的不自信。想想著名相声演员站在台上的那种泰然自若,他们还是缺乏训练。不过他们也没有经过相声表演的培训,当然能走上去就是个了不起的孩子。
四、有些学生选择的诗歌朗诵,其表现效果只是为读书、为读诗而生。一是语速太快,二是没有把握好轻重音和朗诵的节奏使表达效果大打折扣,朗诵时语速要慢,有节奏、重感情是诗歌朗诵的灵魂,孩子们很欠缺这方面的自我寻找能力,需要加大指导。当然,其中也有紧张的成分在里面。
五、课题选择太大,时间又紧,课题选择太笼统,没有对课题更细化更深入的研究,造成研究方向有些不明确。比如《汝阳红薯研究》,如果我们研究汝阳红薯的产量、销量、品种的任何一个可能就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没有重点,结果在成果展示时只是展示了汝阳红薯的来历、传说,汝阳红薯的口感好,受欢迎,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
六、看景多于文化研究,跟风旅游多于研究,造成成果少。由于时间紧,再加上我们起初对课题内容不太了解,或者说一点也不了解,只是想去旅游一下,好刺激。其实也是景点看得多,文化内涵看得少,造成研究过于表面化,后来深入文化的研究后才发现这个缺点,造成没有知识文化的深度和厚度。由于没有细细消化这些文化内涵,造成营养不良,成果展示无法出成果,或者说没有办法出好成果。景色是易得的,也是易失的,而文化则是深植于内心的修养,它才是旅游的灵魂。但这也让我们知道了,以后外出旅游应该把看景作为第二,了解文化作为第一。
七、上课时间太紧,八年级平时学习任务重,小组成员居住在全县范围内集中起来困难,隐患大、造成活动时间不充足、活动不充分,也是使我们的成果展示形式和效果大打折扣。
不过成长是真实的存在的,虽有遗憾,但大家的综合实践活动能力都有提升。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大家敢于与陌生人交流了自己的想法,也懂得听别人的意见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了。